9月12日上午,2025年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在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启动。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长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汇,市政协副主席陈剑文,省科协科普部部长陈紫封,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岳麓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利成,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郭瑞等领导,以及省科技馆、市纲要办成员单位、各区县(市)科协、高校师生、科创企业、科技志愿者、科普教育基地和媒体代表共200余人出席活动。
(湖南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瑰曙(左三)宣布活动启动。)
启动仪式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宣传片播放中拉开帷幕。刘汇在致辞中充分肯定长沙科普工作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比例增长1.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四科”融合模式全国首创,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超百场,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286支,全市获评国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5家。她强调,希望青年成为创新创业“最亮的星”,科技工作者聚力攻克“卡脖子”难题,各级科协推动科普进基层,营造“懂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
(现场观看活动宣传片。)
随后,来自“科普长沙”微信视频号的虚拟主播“科科”发布了本次科普月重点活动及新认定的30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名单。陈剑文为芙蓉实验室、湘雅二医院等10家“2025-2029年度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代表授牌。
(长沙市政协副主席陈剑文为10家“2025-2029年度长沙市科普教育基地”代表授牌。)
本次科普月主场活动中,芙蓉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三大省级实验室首次联袂登台,集中发布一批具有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突破与产业化成果。
岳麓山实验室聚焦生物育种领域,研究员朱明东以《以光为尺,丈量种子未来》为题,介绍了实验室在杂交水稻持续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彰显“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科技力量。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围绕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展示了其在高端装备能耗控制及工业母机研发等领域的关键成果。芙蓉实验室立足精准医学,发布全国首例基因治疗帕金森病和干细胞治疗肝衰竭等重大临床科研进展,体现“一个细胞守护生命”的科研温度。
爱尔眼健康科普教育基地负责人欧伯特和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范雄伟分别作为基地代表和科技志愿者代表,分享了开展专业科普、推动科学知识普及的实践与感悟。爱尔眼科作为民营上市企业代表,投资建设1800平方米眼健康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其全国700家医疗机构资源,不仅履行了社会责任,也通过科普,构建了“展教合一”的精准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样本。
(科普教育基地经验分享。)
在“创新·求真·韧性·开源——科技工作者创业谈”环节,中南大学梁步阁教授作为兼具科研、科普与创业经验的代表,以其“求是、求实、求新、求效”的四求精神,分享了微功率超宽带雷达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的转化历程。一块医药联合创始人欧阳鹏、湖南岳麓山科创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伟和长沙斐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遥,分别从科研转化、跨领域创业、科创服务及技术产业化等角度,分享了精彩的双创实践经验。
这些鲜活的经验背后,是长沙市持续优化的创新创业生态。长沙正以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平台支撑与服务体系,让每位青年的创业梦想“落地有土壤、生长有雨露、成才有阳光”,持续为“三高四新”战略注入青春动能。
在2025全国科普月长沙主场活动外围“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成果展区,人潮涌动,热度不减。展区28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与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人工智能、生物多样性、健康医疗、先进制造、低碳技术等多领域的互动展品与体验项目。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介绍磁浮科技应用,华智生物推出智慧农业互动项目,优龙机器人演示教育机器人操作,数字人生科普基地体验虚拟现实科普项目。
各类展位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充分展现“科技改变生活”的主题,成为市民触摸前沿科技、感受科学魅力的“科普集市”,为公众带来互动体验性强、贴近生活的科普盛宴。
(外围展区。图片由 活动主办方 提供)
作为本次活动举办地,湖南湘江新区城市馆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象征长沙从“历史名城”迈向“未来之城”的科技地标。它融合规划展示、科技体验、人文交流于一体,成为长沙推动“科普惠民、科技赋能”的实体平台。在全国科普月的推动下,长沙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系统的布局、更鲜活的内容,继续擦亮“科教强市”名片,助力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科学之光中照见未来。
据悉,本届科普月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采取“全域动员、线上线下结合、展教融合”方式,推出系列重点科普活动,进一步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助力公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